模具表面精度不良冲撞痕线及消除方法
<p> 所谓冲撞痕线,是在进行拉深或者胀形加工时,在成形初期,凸模圆角半径(rp)部位、凹模圆角半径(rd)部位、或与拉深筋相接部分的材料发生弯曲,而到成形结束时,成形件的侧壁上形成与成形方向垂直的带状线条。这种带状线条,在单弯曲的情况下,往往随着板厚的减少而减少。</p><p> 上模下降,使材料与压边圈保持接触状态。接着,当材料开始流入时,模具与材料的摩擦状态从静摩擦转移。材料刚刚开始流入之前的静摩擦力很大,材料弯曲部分引起加工硬化和使料厚减薄,但这一部分,随着材料的流动由静摩擦转变为动摩擦状态,摩擦阻力大幅度减小,因此,原来的弯曲形状没有被拉直,而作为冲撞痕线而遗留下来。</p>
<p> 消除方法: </p>
<p> (1)由于凹模圆角半径产生的冲撞痕线。</p>
<p> ①进行阶梯形拉深时,rd要尽可能大。</p>
<p> 为了成形圆锥形,用阶梯形拉深作预成形,这是rd应尽可能大。如果rd小,精整时会大量发生冲撞痕线。用研磨来消除它们是很费工时的。</p>
<p> 另外,为了防止冲撞痕线和拉深伤痕,rd要认真进行研磨,能同时进行镀硬铬,TD处理(丰田扩散法)等表面硬化处理,效果更佳。</p>
<p> 要求:rd/t≥8~20</p>
<p> ②进行胀形加工时,rd要尽可能小。</p>
<p> 进行拱面形胀形加工,或进行10~15%以上的拉伸加工时,rd要尽可能小,冲撞痕线就会减少。</p>
<p> rd小,从静摩擦向动摩擦转变的时刻,冲撞痕线窄而深,在拉伸时就会消失。如果rd大,由于发亮的部分(即加工硬化部分)的表面积大,拉伸时,冲撞痕线只能变宽而不能消除。</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