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ru77 发表于 2011-6-20 22:43:03

油润滑方法

油润滑方法的优点是,油的流动性较好、散热效果佳、易于过滤除去杂质,因而适用于所有速度范围的润滑,油还可以循环使用,换油也比较方便。其缺点是密封比较困难。
1.手工润滑
手工润滑是一种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一般是由设备操作工人用油壶或油枪向油孔、油嘴加油。油注入油孔中后,沿着摩擦副对偶表面扩散以进行润滑。因润滑油量不均匀、不连续、无压力而且依靠操作人员的自觉性,所以有时不够可靠,故只适用于低速、轻负荷和间歇工作的部件和部位,如开式齿轮、链条、钢丝绳及不经常使用的粗糙机械。
2.滴油润滑
滴油润滑主要是滴油式油杯润滑,它依靠油的自重向润滑部位滴油,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其缺点是给油量不易控制,机械的振动、温度的变化和液面的高低都会改变滴油量。
3.油池润滑
油池润滑是依靠淹没在油池中的旋转零件,将油带到需润滑的部位进行润滑。这种润滑方法适用于封闭箱体内转速较低的摩擦副,如齿轮副、蜗杆蜗轮副、凸轮副等。油池润滑的优点是自动可靠,给油充足;缺点是油的内摩擦损失较大,且易引起发热,油池中的油可能积聚冷凝水。
4.飞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利用高速旋转零件或附加的甩油盘、甩油片,将油池中的油溅散成飞沫向摩擦副供油,主要用于闭式齿轮副及曲轴轴承等处。另外,箱体内壁的油槽还能将部分溅散的润滑油引到轴承内润滑轴承。飞溅润滑时,浸在油池中的零件或附件的圆周速度不应超过12.5m/s,否则将产生大量泡沫及温升而使油迅速氧化变质。应装设通风孔以加强箱内外空气的对流,以便油面指示器显示油位。
5.油绳、油垫润滑
这种润滑方法是将油绳、垫或泡沫塑料等浸在油中,利用毛细管的虹吸作用进行供油。油绳、油垫本身可起到过滤作用,因此能使油保持清洁,且供油连续均匀。其缺点是油量不易调节,另外,当油中的水分超过0.5%时,油绳就会停止供油。油绳不能与运动表面接触,以免被卷入摩擦面之间。为了使给油量比较均匀,油杯中的油位应保持在油绳全高的3/4,最低也要在1/3以上。这种润滑方法多用在低、中速的机械上。
6.油环、油链润滑
这种润滑方法只用于水平轴,如电风扇、电动机、机床主轴等的润滑。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它依靠套在轴上的环或链把油从油池中带到轴上,再流向润滑部位。如能在油池中保持一定油位,这种方法是很可靠的。
油环最好做成整体,为了便于装配也可做成拼凑式,但接头处一定要平滑以免妨碍转动。油环的直径一般比轴大1.5~2倍,通常采用矩形断面。如果想增大给油量,可以在内表面车几个圆环槽;当需油量较少时,最好采用圆形断面。油环润滑适用于转速为50~3000r/min的水平轴,如转速过高,环将在轴上剧烈地跳动,而转速过低时油环所带的油量将不足,甚至油环将不能随轴转动。
油链与轴、油的接触面积都较大,所以在低速时也能随轴转动和带起较多的油,因此油链润滑最适于低速机械。在高速运转时,油被剧烈搅动,内摩擦增大,且链易脱节,故不适于高速机械。
7.强制送油润滑
强制送油润滑是用泵将油压送到润滑部位,由于具有压力的油到达润滑部位时能克服旋转零件表面上产生的离心力,给油量也比较丰富,因此不但润滑效果效好,而且冷却效果也较好。强制送油润滑方法和其它方法比较起来,更易控制!供油量的大小,也更可靠。因此,它被广泛地用于大型、重载、高速、精密、自动化的各种机械设备。强制润滑又可以分为全损耗性润滑、循环润滑和集中润滑三种类型
(1)全损耗性润滑这种润滑是指经过摩擦副的润滑油不再循环使用的一种润滑方式。它用于需油量较少的各种设备的润滑点,而且常常是通过运动的机械或电动机带动柱塞泵从油池中把油压送至润滑点。供油是间歇的,油的流量可以由柱塞的行程来调整,慢的几分钟发送一滴油,快的每秒钟发送几滴油,它既可以作单独润滑也可以将几个泵组合起来作集中润滑。
(2)循环润滑这种润滑是液压泵从机身油池中把油压送到各摩擦副进行润滑,经过润滑部位后的油又回流到机身油池内而循环使用。
(3)集中润滑集中润滑是由一个中心油箱向数个润滑部位供油。因此,它主要用于有大量润滑点的机械设备甚至整个车间或工厂。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手工操作,也可自动配送适量的润滑油。集中润滑的优点是:可以任意连接许多润滑部位,可以适应润滑部位的改变,能精确地分配润滑剂,容易实现各种机械的自动化生产,可实现机器起动前的预润滑,可控制润滑剂流动状态或整个润滑过程,简化维修,当机械中的润滑剂缺乏或集中润滑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使机械停车。
8.油雾润滑
油雾润滑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油雾化,再经喷嘴(缩喉管)喷射到需要润滑的部位。由于压缩空气和油一起被送到润滑部位,因此有较好的冷却润滑效果。压缩空气具有一定压力,可以防止摩擦表面被灰尘、磨屑所污染。其缺点是排出的空气中含有油雾粒子,会造成污染。油雾润滑主要用于高速的滚动轴承及封闭齿轮、链条等。
文章关键词: 油润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油润滑方法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