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员 登录
磨削技术网 返回首页

你是神的个人空间 http://chmcc.cn/?1778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砂轮选着

已有 521 次阅读2011-1-26 18:12 |系统分类:技术

一、普通砂轮的选择9 t4 o! L2 B0 x5 O6 X* p, s 1、 硬度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被磨削的工件材料、磨削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 f5 ~0 v( h6 P1 _ 硬度是指砂轮在外力作用下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为了适应不同工件材料磨加工的要求,制造砂轮时分成不同硬度的等级(见表3)。7 i/ t( W7 G/ h * {5 m1 s9 M) Z3 o9 v 砂轮选得过硬,磨钝的磨粒不易脱落,砂轮易堵塞,磨削热增加,工件易烧伤,磨削效率低,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砂轮选得过软,磨粒还在锋利时就脱落,增加了砂轮损耗,易失去正确的几何形状,影响工件精度。所以砂轮硬度的选择要适当,还应根据砂轮与工件接触面积大小、工件形状、磨削的方式、冷却方式、砂轮的结合剂种类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 @) h* V+ u 下列砂轮硬度选择原则供参考:' V; I& ]) v, A a. 磨削软材料时要选较硬的砂轮,磨削硬材料时则要选软砂轮; ; d0 F* @* N/ B! ]! `+ O3 ib. 磨削软而韧性大的有色金属时,硬度应选得软一些; : m- P) p& P) pc. 磨削导热性差的材料应选较软的砂轮;$ }1 I! |' c: B/ Q- g& W" ` d. 端面磨比圆周磨削时,砂轮硬度应选软些; : G# g1 r2 |4 Z; f+ C. f" N7 ]e. 在同样的磨削条件下,用树脂结合剂砂轮比陶瓷结合剂砂轮的硬度要高1~2小级; 2 @+ |. y9 f- y2 G& Of. 砂轮旋转速度高时,砂轮的硬度可选软1~2小级;2 v' Z! @" m4 u g. 用冷却液磨削要比干磨时的砂轮硬度高1~2小级。8 X' L# v' Y2 k' b+ @5 P 2. 结合剂的选择 应根据磨削方法,使用速度和表面加工要求等条件予以考虑。3 M1 a: b/ g0 N: E8 F' S+ t7 ^ 最常用的砂轮结合剂有陶瓷结合剂(V)和树脂结合剂(B)。* v7 k& m4 o' Q: C$ [; z 陶瓷结合剂是一种无机结合剂,化学性能稳定、耐热、抗腐蚀性好,气孔率大,这种结合剂制造的砂轮磨削效率高、磨耗小,能较好地保持砂轮的几何形状,应用范围最广。适于磨削普通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硬质合金、有色金属等。但是,陶瓷结合剂砂轮脆性较大,不能受剧烈的振动。一般只能在35米/秒以内的速度下使用。0 Z6 U, E2 y- O# n. r 树脂结合剂是一种有机结合剂,这种结合剂制造的砂轮强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耐热性低,自锐性好,制作简便,工艺周期短。可制造工作速度高于50米/秒的砂轮和很薄的砂轮。它的应用范围仅次于陶瓷结合剂,广泛用于粗磨、荒磨、切断和自由磨削,如磨钢锭,铸件打毛刺等。可制造高速、高光洁度砂轮,重负荷、切断以及各种特殊要求的砂轮。 K! ?" F4 M5 ~+ @( N 3. 组织的选择 主要考虑工件所受的压力、磨削方法、工件材质等。 ! [+ X) p* j8 ^* C( t 组织是指砂轮中磨粒所占砂轮体积的百分比。砂轮组织等级的划分是以62%的磨粒体积百分数为“0”号组织,磨粒体积每减2%,其组织增加一号,依此类推,共分15个号。号数越大,组织越松2 }1 F) {1 U( j( B, q' l; U7 f 组织紧密的砂轮能磨出较好的工件表面,组织疏松的砂轮,因空隙大,可以保证磨削过程中容纳磨屑,避免砂轮堵塞。通常粗磨和磨削较软金属时,砂轮易堵塞,应选用疏松组织的砂轮;成型磨削和精密磨时,为保持砂轮的几何形状和得到较好的粗糙度,应选用较紧密组织的砂轮;磨削机床导轨和硬质合金工具时,为减少工件热变形,避免烧伤裂纹,宜采用松组织的砂轮;磨削热敏性大的材料、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宜采用大于12#组织的砂轮。 * N( u. G& W/ M. S( P4. 形状和尺寸的选择 应根据磨床条件和工件形状来选择。 7 U' _, b; Q2 c4 ]* I 常用砂轮形状有平形砂轮(P)、单面凹砂轮(PDA)、双面凹砂轮(PSA)、薄片砂轮(PB)、筒形砂轮(N)、碗形砂轮(BW)、碟形一号砂轮(D1)等。 $ f' x$ |" ]+ c5 G+ h$ x& | 每种磨床所能使用的砂轮形状和尺寸都有一定的范围。在可能的条件下,砂轮的外径应尽可能选得大一些,以提高砂轮的线速度,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工件表面质量,砂轮宽度增加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0 D+ e; \7 t/ U; ~- \ 现国标砂轮书写顺序:砂轮代号、尺寸(外径×厚度×孔径)、磨粒、粒度、硬度、组织、结合剂、最高工作线速度。 ' C; v& {, m" U0 O6 D8 I 例示:P 400×150×203 A60 L 5 B 35 5 F" z2 p% N: \6 Z" d( i! r5 B & _* k3 S) g: ]/ ^% e `) O0 r二、 金刚石砂轮的选择 * `$ A0 m% P! e 金刚石砂轮比用碳化硼、碳化硅、刚玉等一般磨粒制成的砂轮刃角锋利、磨耗小、寿命长、生产率高、加工质量好,但价格昂贵,因而适用于精磨硬质合金、陶瓷、半导体等高硬度脆性难加工材料。. A" |1 {+ L% j8 m, U8 ^; l 金刚石砂轮的特征包括磨料种类、粒度、硬度、浓度、结合剂、砂轮形状与尺寸。 / O o4 C# L+ ^ X9 K- J+ Y# h 磨料:广泛使用人造金刚石(JR),根据它的结晶形状和颗粒强度,分各种型号,按其特定用途选型号。 2 R- m" e `4 `# n. | 粒度:要以工件粗糙度、磨削生产率和金刚石的消耗三个方面综合考虑。0 z: d; w" O. a F5 J4 c 硬度:只有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才有“硬度”这一特性。一般采用S(Y1)级或更高。 8 x* S( s. d/ U( c8 u 结合剂:常用的结合剂有四种,其结合能力和耐磨性以树脂、陶瓷、青铜、电镀金属为序,依次渐强。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效率高,被加工工件粗糙度好,适用范围广,自锐性好,不易堵塞,发热量小,易修整,主要用于精磨工序。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主要用于各种非金属硬脆材料、硬质合金、超硬材料等的磨削。& u( O) S C, N2 B 浓度:浓度选择要根据使用砂轮的粒度、结合剂、形状、加工方法、生产效率及砂轮寿命的要求而定。高浓度金刚石砂轮保持砂轮形状的能力强,低浓度砂轮磨削时,金刚石的消耗往往更低些,应根据需要酌情选取。 : c, z% u0 g) p3 U* f形状和尺寸:按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机床条件选用。 D5 U' R( z4 Q& G& C! s 9 m: e) g- j. n& { W 三、 立方氮化硼(CBN)砂轮的选择; I, K4 P V7 x! k6 N# s! K7 G 立方氮化硼(CBN)砂轮的立方氮化硼颗粒粘在普通砂轮表面只有很薄一层,其磨粒韧性、硬度、耐用度是刚玉类砂轮的100倍,最适于加工硬度高、粘性大、高温强度高、热传导率低的难磨钢材及高速或超高速磨削。其应用范围与人造金刚石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金刚石砂轮在磨削硬质合金和非金属材料时,具有独特的效果,但在磨削钢料时,尤其是磨削特种钢时,效果不显著。立方氮化硼砂轮磨削钢件的效率比刚玉类砂轮要高近百倍,比金刚石砂轮高五倍,但磨削脆性材料不及金刚石。2 G: |, Y2 z; X, |+ @3 I% V9 C 立方氮化硼砂轮的选择和金刚石砂轮的选择相类似。但在结合剂选用上,大部分是树脂结合剂,次之是电镀,金属结合剂。陶瓷结合剂CBN砂轮主要用于钛合金、高速钢、可锻铸铁等难加工的黑色金属的磨削,树脂结合剂CBN砂轮适用于磨削铁磁性材料,是加工钢材的理想选择。CBN砂轮浓度一般在100%~150%间选用较经济合理,它不能用普通切削液,需特殊的切削液。* `- p" J8 u, m& {' ~1 [ 四、 大气孔砂轮的选择, G$ L+ o+ @ D8 k, k 大气孔砂轮在磨削时具有不易被堵塞、耐用度高和切削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软金属和塑料、橡皮和皮革等非金属材料的粗、精磨。同时,它具有散热快的特点,所以在磨削一些热敏性大的材料、薄壁工件和干磨工序中(例如刃磨硬质合金刀具和机床导轨等)有良好的效果。 , V$ B/ I% I2 `2 e# p 大气孔砂轮和一般陶瓷结合剂砂轮的制造方法基本一样。不同点是在配料中外加一定量的增孔剂,它在砂轮烧结前完全挥发或被烧烬,从而产生大气孔。 ; ?0 V% ]' U* o2 t& @( o+ t大气孔砂轮生产范围是:磨料一般选择碳化物和刚玉等,如常用的有黑碳化硅(C)、绿碳化硅(GC)和白刚玉(WA)等几种,这些磨料的硬度高、性脆而锋利,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磨料粒度(36#~180#);结合剂(陶瓷结合剂);硬度(G~M各级);形状(平形、杯形、碗形或碟形等);气孔尺寸(约0.7~1.4毫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24 03:46 , Processed in 0.0695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