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5|回复: 0

影响电子束焊接质量的几个工艺因素(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5: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引言

8 @9 b0 Q3 e% [! J# x% v+ d0 ~0 M8 o& N1 F2 r

  电子束焊接(Electron Beam Welding—EBW)技术是高能束(High Energy Density Beam—HEDB)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激光焊接相比各有优点[1]。电子束焊接除了具有输入能量密度高、加热面积小、焊接速度快、焊缝热影响区窄、工件变形小等特点之外,还具有电子束穿透深、焊缝深宽比大、电子束控制方便以及真空环境中的焊缝不受污染等特点[2]。电子束焊接适于精密焊接、穿透及深度(大厚度工件)焊接、高效率焊接和特殊焊接等。作为热加工手段之一,电子束焊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又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关机理、自动化程度、质量监控、应用领域等研究内容尚在不断进步。

; D8 o# P f( C8 G: F/ Y2 t3 N% A: y! C$ h- r- s& U

  我们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电子束焊接工艺及应用研究,涉及的材料有高熔点金属、高弹性合金、可伐合金、不锈钢、高强钢、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和陶瓷等非金属材料;涉及的工件结构多种多样,以中小型精密零件为主。三十多年来已取得多项科技成果。本文试图从一些具体工件的焊接实例入手(以本单位的应用范例为主)讨论影响电子束焊接质量的几个工艺因素。

2 B2 A: B" @/ o7 b$ g* j * r7 l0 _( j" r* Z

  2.焊缝结构及配合间隙

) z8 V' |2 X. g/ X* Z , _! `# t. N, W$ a0 D# S

  在焊接实践中,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工件,焊缝结构也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可分为:对焊缝、端焊缝、角焊缝(包括穿透焊缝),或区分为直线焊缝、环线焊缝、曲线焊缝、点焊缝,还有等截面焊缝和变截面焊缝等。为了达到最佳焊接效果,焊缝结构和配合间隙的设计至关重要,既要考虑工件(部件)在整机中的作用,又必须满足被焊材料可焊性和具体焊接工艺的要求。所以在实施焊接之前,应该与工程设计人员共同讨论焊接件的焊缝结构,或通过工艺试验确定合理的结构与间隙尺寸。

0 |6 U6 w* F( | I6 c' y0 j * y( C8 w1 z& B( R2 R/ I( ?& @

  3.工装模具

6 o6 Q( b9 A9 Z& ^ - @- }: B, p6 _) m- [) i

  为了将被焊接的工件置于焊机之中,工装模具(夹具)直接影响焊接的实施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模具的正确设计是焊接工作成功的一半。

8 `- r8 m$ O! I$ N; h4 ~. M% ~ @2 L/ U6 i1 C! Z

  (1)夹持作用。夹具的正确运用关系到焊接的精度,一个合理的夹具既要保证工件的正确装配,又要考虑到电子束的可达性。对于易变形的工件,在夹持(或顶紧)时,压力要适中,可以用合适的弹簧起缓冲作用。

* `6 l' ~( K& |9 J; k; p1 x2 V0 t; G: w# w" D: h

  (2)散热作用。对于易破碎或热敏的工件,夹具的散热作用不可忽视,如图1是一

$ ]& Q: l; S- V# M/ P% y0 } M 3 b1 Z" B* E' [5 N( \

  种光电器件,其中玻璃管壳与金属管壳、纤维屏

/ J) ~5 S+ Q- K1 t( R, _; N8 `9 `. s$ I, n

  玻璃与窗架盘均已经完成封接或粘接,最后一道

4 C" V" H9 l3 X2 o2 f+ }6 y- T: ^5 |/ k! e8 d |7 C

  封口用电子束焊接。前二道焊缝均受不得热冲击,所以在电子束焊接时要有一个合适的夹具,以帮助散热。在设计和选材时要注意:夹具与工件的配合要好,接触面要大;材料用热传导较好的材料,如纯铜。

1 S Q8 a% d) o) ] % b' j% a0 O# k: T+ I; L

  (3)合拢作用。有的工件属于空腔型,如空心球体,只有通过焊接手段才能够制成。电子束的焊接精度高,配以适当的合拢模具,将两个半球在焊接室内合扰后施焊,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如用图2所示的专用模具即可。这种焊接过程,既能够获得内腔呈真空状态的目的;而且又可以保证焊接时不会发生焊缝溅射问题(如果事先在焊接室外合扰,内腔空气不易抽出,焊接时熔池会发生溅射现象)。

( t# j5 F, D: P- [) X / l1 f; H1 M8 ]6 b5 M

  4.焊接参数

' Y v1 q9 R# S( g/ d& _ ( C& {/ C, T) s5 x" w3 d# N( F

  根据被焊工件的材料、尺寸及结构选取相应的工艺参数是焊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 H8 a/ Y, |1 ]. q9 w: k0 f$ F T( {. J; l

  (1)焊接功率的影响。电子束的焊接功率指:

7 z6 _* |' d) \! m( W2 u 1 K" J. v7 n, b7 |/ ^

  P=U·I

* C' @ [/ w' P- b4 D( P' ]! t+ Z; |- ], k- U: D% _

  式中P—功率(w),U—电压(kV),I—束流(mA)它直接影响焊接的熔深,随着焊接功率的增大,焊接熔深呈线性增大,如图3所示。

" R/ ?' V! l* k! ? + }. W0 B, o3 F# @

  从加速电压的高低区分,高压焊机(如150kV)的电子束穿透能力更强,与低中压焊机相比,同等功率时焊接熔深会大一些;但亦有一种观点认为焊接熔深取决于电子枪的性能。

' _7 u# o/ V! I0 }2 M$ ^' F0 G 2 [2 y- f3 m: j* [

  (2)焊接线能量的影响。焊接线能量指:

6 c, u$ F% }. ?4 B4 U' F) @ c" Z S) u# W

  E=P/S

) y$ |( j2 Y# l" O3 [. L( ] $ j, O% _9 q* ~3 W. t

  式中E—线能量(J/mm),P—功率(w),S—焊速(mm/s)

. z4 s6 S, C( ?! `( a+ v$ d/ a* r3 P5 p7 `( @* D& R

  焊接线能量的输入大小对焊缝的成型起很大作用,如可以获得焊缝的最佳深宽比。另外,快速焊接时工件变形较小;慢速焊接可防止高强钢等工件产生裂纹。

& R% g# ~ Q4 A( b2 ]- C" l 5 M0 B" k& j6 z, Q# r! p# K" G6 J

  高碳钢焊接之后会产生裂纹,这是由于它的组织结构变化所致(如形成马氏体的时间长,它的膨胀力与冷却收缩不平衡)。据报导[3],钢的含碳量(C)小于0.35%是安全的,焊接时不会产生裂纹;当C量增加,为了避免出现裂纹,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之一可以将焊接速度降低,以减慢冷却速率,此时容易获得良好焊缝。C量高甚者则需要预热、退火或填丝焊等其它办法。

0 x2 |: N- C% d* J) c1 i 3 }1 l; g( e; y m* W( g" [

  (3)临界焊接参数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薄件和高精度工件的焊接工艺试验时,发现它的焊接参数非常严格,偏大或偏小均会导致失败,将此参数称之谓临界焊接参数。如图4所示应变传感器焊接[4],需要将基片(厚0.15mm)与细管(φ1mm,厚0.1—0.15mm)在外侧相焊。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工艺问题,我们采用半穿透焊接,可以减小基片的变形。此时的焊接参数不能过大,不然全穿透焊接除了变形增大,还会造成细管内部MgO粉的溅射;参数过小时焊接强度太低或焊接不成。这种焊接情况,工艺参数非常临界。

7 j" b, ? s# r" y# M 4 p) D! o6 l+ `& f& ~& }$ W8 D

  5.电子束焦斑及轰击部位

3 n8 }: _8 F* R+ o+ D7 q3 {6 \+ K" T( {% S e1 u, {" R

  电子束焊接的一大特点是焊缝窄、熔深大,这是由于电子焦斑可聚焦得很细,一般焦点直径在0.5—1mm左右(取决于电子束功率大小)。

7 U8 b- @ }( Q3 T* r 5 L& H8 z( S+ `2 l1 ^6 C# F, ~

  (1)常规焊接。电子束焊接工件时,一般情况下将电子束焦斑调到最佳状态,即束斑聚焦在工件表面(对于厚度较大的工件,焦点位置控制到工件内部)。电子束轰击的部位则是在工件的接触缝(焊缝)上。

" ?" E% R4 x l, z# h 4 d3 C9 d) A F5 ? K2 g" Q

  (2)束斑略偏于焊缝一侧的焊接。对于某些情况或工件,能否取得焊接的成功,电子束的轰击部位起着关键作用。如厚薄不均的工件,电子束轰击应偏于厚工件一侧;熔点各异的工件,电子束轰击则应偏于熔点较高的工件一侧。有些特殊的工件,更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多孔钨与钼的焊接,虽然钨的熔点较高,但为了能够获得光滑的焊缝,电子束轰击偏于钼材,使钼件局部熔融后流附到多孔钨表面和内部(表层)[5]。

5 w1 R4 V7 @. a4 a( a) L& b* N/ d" W9 G3 l5 y! J / S+ O! u% ?3 c6 p( f+ ^ / ~8 }$ e9 r# Q7 c1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4 01:13 , Processed in 0.1265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