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回复: 0

什么是可靠性试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08: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调查、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手段。试验结果为故障分析、研究采取的纠正措施、判断产品是否达到指标要求提供依据。具体目的有:
; M. w$ S3 R+ M* M/ t! m
 1 发现产品的设计、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各种缺陷;
; P6 I* ]/ \1 s/ e
 2 为改善产品的完好性、提高任务成功性、减少维修人力费用和保障费用提供信息;
1 ^" B9 ~$ ]1 |( \4 `
3 确认是否符合可靠性定量要求。
6 ~' x H2 r' t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情况可进行实验室试验或现场试验。
$ O2 s- O8 I0 v+ T0 a6 p+ \. {
  -实验室试验是通过一定方式的模拟试验,试验剖面要尽量符合使用的环境剖面,但不受场地的制约,可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使用的各个阶段进行。具有环境应力的典型性、数据测量的准确性、记录的完整性等特点。通过试验可以不断地加深对产品可靠性的认识,并可为改进产品可靠性提供依据和验证。
V& D q, ~+ _1 x
  现场试验是产品在使用现场的试验,试验剖面真实但不受控,因而不具有典型性。因此,必须记录分析现场的环境条件、测量、故障、维修等因素的影响,即便如此,要从现场试验中获得及时的可靠性评价信息仍然困难,除非用若干台设备置于现场使用直至用坏,忠实记录故障信息后才有可能确切地评价其可靠性。当系统规模庞大、在实验室难以进行试验时,则样机及小批产品的现场可靠性试验有重要意义。
9 W8 O" P# `2 p; v" y$ u( x
2 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9 O' Y4 C* c) P
2.1 电子装备寿命期的失效分布
1 ]* w O% G8 e) X
目前我们认为电子装备寿命期的典型失效分布符合“浴盆曲线”,可以划分为三段:早期失效段、恒定(随机或偶然)失效段、耗损失效段。可参阅图2.1。
2 O _; o2 E& ]' U" ~: x
早期失效段,也称早期故障阶段。早期失效出现在产品寿命的较早时期,产品装配完成即进入早期失效期,其特点是故障率较高,且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迅速下降。早期故障主要是由于制造工艺缺陷和设计缺陷暴露产生,例如原材料缺陷引起绝缘不良,焊接缺陷引起虚焊,装配和调整不当引起参数漂移,元器件缺陷引起性能失效等。早期失效可通过加强原材料和元器件的检验、工艺检验、不同级别的环境应力筛选等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加以暴露和排除。
8 [( j- f% q1 j. h# ]/ S. ~% d
失效率
. B9 c4 d' h Q# A* {2 ? m
早期 耗损
+ n8 l5 u& K Z
失效 偶然失效段 失效
6 O8 ?5 |; ?4 W. ~( g
时间
0 u8 d- K& i2 r2 s0 T) L! o, H0 Q
图2.1 电子装备寿命期失效分布的浴盆曲线示意
1 X U ?+ b' ^: M c% M5 ^
 
) M) Y) x' i* G
恒定失效段,也称偶然失效段,其故障由装备内部元器件、零部件的随机性失效引起,其特点是故障率低,比较稳定,因此是装备主要工作时段。
! v* z( V s W# e9 a! f
耗损失效段,其特点是故障率迅速上升,导致维修费用剧增,因而报废。其故障原因主要是结构件、元器件的磨损、疲劳、老化、损耗等引起。
& I7 H( J/ a1 [: R
2.2 试验类型及其分布曲线的变化
5 Z9 m C3 R2 z; t7 Q1 D
针对电子装备寿命期失效分布的三个阶段,人们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装备时便有针对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可靠性和降低寿命周期的费用。在设计制造阶段,要尽量减少设计缺陷和制造缺陷,即便如此仍然会存在早期失效和随机失效。为此,承制方需要运用工程试验的手段来暴露和消除早期失效,降低随机失效的固有水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改变产品的寿命分布曲线的形状,可参阅图2.2。在耗损阶段,用户可通过维修和局部更新的手段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
$ T. y& M' N* i0 q
图2.2 示意了两组产品寿命失效率分布曲线,图中表明产品B的可靠性水平比产品A的优良,因为B的恒定失效率比A的低,B的早期失效段比A的短。如果曲线A和B是同一种产品的不同阶段的失效率分布,则表明该产品经过了可靠性增长试验,取得成效,因此曲线B的恒定失效率大为降低。曲线B的早期失效段示意了B和B’两条,它们表明B比B’的早期失效率为低,显示其工艺和元器件、原材料的缺陷比B’的少,环境应力筛选所需的资源也可较少。
6 q2 Q" O5 T+ {; L& |) P
失效率
+ Z, \) W ?: `7 U
产品A的寿命失效分布
4 q+ \, y; z. Z/ h! @4 s$ k1 m
B’
- `% K1 A9 Z1 {3 J
B 产品B的寿命失效分布
1 Q6 K0 L; d9 @. s, q! \5 U
 
6 a U- U% j4 c0 U7 ]3 e1 I# J
时间
1 b9 b' H% ]& L* J
图2.2 装备可靠性试验结果对失效分布曲线形状影响
o: Z$ C u* I9 N
2.3 装备可靠性试验分类
; a3 l3 O4 ]$ x, h1 _; @6 k4 R
2.3.1 装备可靠性试验项目分类
+ n3 l$ M% [1 E/ o" @/ x# n# I1 c
由装备可靠性试验的目的出发,我们把它分为可靠性工程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两大类,每类试验又包括几种试验项目。
7 y/ Q( _# p. ^" _
1 可靠性工程试验,其目的在于暴露产品故障以便人们消除它,由承制方进行,试验样品从研制样机中取得。可靠性工程试验包括环境应力筛选和可靠性增长试验。从试验性质来分析,现行的老炼也属于工程试验项目;由环境应力筛选发展起来的可靠性保证试验也可归纳于此。工程试验的出发点是:尽量彻底地暴露产品的问题、缺陷,并采取措施纠正,再验证问题得到解决、缺陷得到消除与否。经过工程试验的产品,其可靠性自然会提高,满足用户要求的可能性也必然增大。可见,可靠性工程试验是产品的可靠性基础工作,是产品研制生产的工艺过程。
5 c$ E+ |" q+ `, @: Z
2 可靠性验证试验,从试验原理来说,要应用统计抽样理论,因此又称统计试验。其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由承制方根据有关标准和研制生产进度制订方案和计划,经定购方认可;重点型号装备的验证试验方案还需报上级领导机关批准,由有关各方组织联合试验小组。验证试验包括产品研制的可靠性鉴定试验和批量生产的可靠性验收试验。这类试验必须能够反映装备的可靠性定量水平,因此试验条件要尽量接近使用的环境应力;试验结果要作出接收或拒收的判断,因此对试验时间和发生的故障应作详细记录,经过与失效判据的对比分析后,试验各方统一认识后才能作出最后的结论。
) Z0 L& U/ \6 n' ^" m+ [
2.3.2 装备可靠性试验项目的区别
9 m* `1 _) O: ?7 H) V" U$ T* ]* v
产品研制生产过程除进行可靠性试验之外,一般还要进行环境(鉴定)试验,各种试验的目的不同,不能相互取代,它们的区别可参阅表2-1。
4 I0 }! c& t$ y) \' q4 l6 d7 U
表2-1 环境应力筛选、环境鉴定试验、可靠性统计试验区别
, q" y/ N2 B, v
项目 环境应力筛选 环境鉴定试验 可靠性统计试验
V& X5 I* }0 i% o6 E- ^ w
应用目的 将产品潜在缺陷加速发展成故障并排除 验证产品的环境适应性 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 k3 \ J6 O% ~+ _4 D4 ?
典型应力 随机振动、
8 g- H( y) a& \
温度循环、电应力 温度、湿度、盐雾、淋雨、霉菌、振动、冲击、低气压、加速度 温度、湿度、振动、
" e+ g G% W: s7 y
电应力
) \/ A+ q0 ~4 ~, e; Y1 f& | v
应力水平 加强应力,既能暴露故障又不损坏产品 环境条件的极端值 动态模拟真实环境条件
, i, W+ d3 p1 R. I+ S# l
应力程序 按效果组合,一般:振动-温度-振动 按使用次序或能最大响应环境应力的次序模拟使用的次序
5 x0 O2 q; E" G
样本 100% 抽样 抽样
; M- {( C* o& q1 u: h, g
故障限制 希望揭示故障样品可修复 不许出故障 故障数有限制
L1 D) k1 I5 v1 y
接收判据 无,故障不影响产品的接收 有,故障影响对产品的接收 有,故障数超出规定时拒收
! o: S+ I& w3 y6 z. L# v
3 试验安排
5 y/ }( N; ]( d+ G7 r1 D
  在安排试验计划时,应将可靠性试验与性能试验、环境应力和耐久性试验尽可能地结合起来,构成比较全面的可靠性综合试验计划。这样可避免重复试验,保证不漏掉在单独试验中易疏忽的问题和缺陷,可提高效率节省费用。 www.可靠性.com
. f6 C6 r2 |& Y9 j8 }8 Q1 {
  1 产品的性能试验应在样机制造出来后即进行,试验暴露的缺陷应成为改进措施的直接依据。评定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是否满足用户要求,必须在标准环境条件下使用规定容限值进行性能测量,以获得重现结果和所需的精度。
E s* G. E6 e# o
  要分别测量记录试验前(标准条件)、试验中(试验条件)、试验后(标准条件)的性能,以便进行比较。
, e1 }( n- W! |' M9 o* B& J% H
2 环境应力的种类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环境应力至少应包括热、振动、潮湿等应力;温度循环中的湿度等级应足以产生明显的冷凝和霜冻;振动应力应考虑振动类型、频率范围、应力大小和使用方法及振动方位等因素。这一切应能类似于现场使用环境和任务剖面所产生的情况。
" I3 x9 [1 P/ e5 p* D4 u
3 耐久性试验一般包括环境试验、过负荷试验、模拟或接近环境剖面的循环试验。试验中发生的问题都要作出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然后对改进后的产品再作试验,以证明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4 x( r! o( e6 ]+ L9 m; X- Q
4 试验评估
: [2 N- S) {; W5 U+ t) k) j
4.1 试验条件的评估
5 p( E5 t1 U. t8 U; \ D) d
试验条件和步骤、方法都要尽可能模拟产品的寿命剖面和任务剖面,使试验具有真实性。试验的目的是暴露在使用环境下才能发生的问题、故障和缺陷。如果试验只能暴露一部分问题,这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试验模拟的程度,取决于试验目的。
6 {) ]+ v/ [2 w0 z
  1 试验真实性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忽视了某些应力。如接插件作静态寿命试验时忽略了振动应力,致使现场使用时故障频繁。
$ x" e8 ^9 r* P) E! O6 F
2 暴露缺陷的试验,施加的应力高于使用应力也是合适的。“过应力”试验一般用于工程可靠性试验,如老炼试验、筛选、研制阶段的可靠性增长试验等。这些属于加速试验特性,可尽早暴露产品潜藏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纠正之。
0 u5 Z5 S- I; f5 X) @
3 模拟寿命剖面的试验,希望试验得到的可靠性与使用中的可靠性相一致。然而模拟的条件与使用的真实条件总是有差异的。在多数情况下,用恒定应力条件作寿命试验,效果不好。因此要设计综合应力的循环周期的试验剖面,使之比较接近使用条件。
6 L7 A# K9 n% ^& [9 @
4.2 装备可靠性评估
+ y5 c0 @) o! y) O: ` N9 V5 w
测定产品可靠性定量指标,提供各种信息,作出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是管理工作所要求的。可靠性指标的点估计值和置信区间估计,是产、购双方对产品寿命期费用决策的重要信息。可靠性指标的点估计值和置信区间估计的依据是试验数据。试验数据的具体处理方法在有关标准中规定。只凭试验结果就对装备的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估,信息量可能不够,往往要结合制造和使用的其它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使用户放心。
9 _2 T% {3 t9 K& F
5 试验管理
/ R2 ^- N h& {' t& @6 ?
从研制生产到交付部队使用,要进行多项与可靠性有关的试验。为了确保达到用户提出的要求,遵守交付周期,节省资源,加强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试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试验成效、确保产品可靠性大纲的效果,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制订和落实试验计划,因此要多安排综合试验,常用的方法是组织、协调、督促。试验管理工作要围绕研制生产的产品确定试验项目、明确在何时进行、由何部门组织哪些人参加和实施、采用何种试验手段、试验方案和计划由谁制订和批准,试验情况的记录和处置,试验结果的处理等。
$ h$ t( m1 m3 Z6 G
综合的可靠性试验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 K4 z. d# W/ @6 O6 H
1 确定装备的可靠性要求;
! D9 M" t: C; K5 y d5 v4 _' M
2 规定可靠性试验的应力条件;
+ |1 m9 O3 ?7 ^" j
3 规定试验进度计划;
6 q% w2 {# Y L/ c0 C+ _5 z* ~
4 详细的可靠性试验方案;
3 _: A8 q: _. S! R0 o$ R+ r# Q
5 试验操作程序;
: v) J$ O; k. j8 D7 o8 s
6 受试产品的说明和性能监测要求;
, j3 p: j4 P& b
7 试验设备和监测仪器;
9 j& C$ r" h9 N9 r8 B
8 试验记录和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6 j0 F, t+ @* `( v1 E5 s0 y) ]7 ^
9 试验报告的内容。
/ z& m7 O# ?5 Z, h" l
试验管理除了计划管理之外,还包括试验费用的管理,为保证研制工作进度和避免追加费用,试验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工程试验上。综合了较多试验内容的计划,还应包括每项试验的方案、决策风险、试验条件、试验程序、在寿命周期的计划等。  
5 \6 `5 |9 |4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1-16 09:42 , Processed in 0.1186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