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8|回复: 0

电镀加强工艺管理 排除镀液故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22: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一、提高认识,强化工艺管理
: M; q- d  `, S- A* k/ N) d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镀工艺管理上的加强,产品质量的提高,已经势在必行。然而笔者在接触和实践中发现,众多的工艺故障发生,产品质量的弊病,不是工艺本身有问题,也不是工艺配方误差大,而是在工艺管理上有缺陷。特别是忽视前、后两道工艺的规范,从而镀层发雾(低层)、起泡、亮皮、阴阳面、花纹、水迹等等一系列弊病出现,造成产品返工率扩大,成本上升,信誉受到影响。对电镀工艺前、后两道工序,要说最易解决,但也最难实施。主要是有一种误导的观点在操作者思想上,即:“我们原来也是这样做的。”,从而一直使工艺管理上存在困境。为此,提高认识,实实在在的把工艺管理放在第一位,才是排除工艺弊病的第一关。& M& }# `4 a( I7 x+ x
二、铜—镍—铬体系中常见病疵:2 K5 q4 o/ R, P
系统讲这个体系范围比较大,目前较多为广泛应用的工艺有:
4 q. e# A& `: R# |& K1.氰化铜—亮镍—铬3 K- e7 b# I% H, @$ o. [
2.氰化铜—光亮酸铜—铬
/ n% i* z% {- U5 e% t, F' k3.暗镍—光亮酸铜—铬% D% E; m3 N* M4 _1 t# B
上述工艺,目前经常碰到的问题综述如下:
2 H" _  o, G+ }4 x1.碱铜槽:镀层粗糙,色泽猪肝色或暗红,阳极易钝化,工作电压偏高等。
* d" }; p3 t; w6 O; y/ Z9 Y: C2.滚镀亮镍槽:工作电压高,电流效率低,光亮度不够,电镀时间与光亮剂说明书上不符,时间长。
: h7 t  E1 b5 ?/ \3.吊镀镍:小电流密区发暗,发黑,深镀能力较差。* c' q. V" e4 ]5 s" R9 @0 h
4.光亮酸铜槽:光亮比例易失调,难调整。: K6 [5 @! W# R2 m% p- V: Q
5.铜—镍槽中易有毛刺、花雾、壳皮现象。0 M; X& T, n6 V* b8 c
6.镀天线杆经常有少量壳皮现象。0 V" F+ @/ N3 J, g7 `
存在这些病疵的主要原因及纠正指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6 G% Y# m0 E( Y7 a  t  @1.按工艺流程要求,健全工艺流程每一道工序,特别是清洗工序和活化工序。& a' ^- a+ m: |; \& n
2.氰化镀铜槽液一般工艺成份应控制在:
) v  q' b; v" @9 A7 T予镀铜:游离NaCN:Cu=0.6—0.8:17 a& {9 D9 j: S% w
一般镀铜:游离NaCN:Cu=0.5—0.7:1
9 w# I3 F! {8 I# x2 V7 g0 x  f含有酒石酸钾盐或硫氰酸盐的镀铜液中:
8 @+ E0 E. `" o: L吊镀:游离NaCN:Cu=0.6—0.6:12 I9 v6 M. M7 N$ e7 K- r
滚镀:游离NaCN:Cu=0.6—0.7:1; Y) |/ |- h9 v! U, Y
3.解决镀层的起泡、壳皮的原因;首先要检查前处理的除油及除锈工艺。其在此我需要告诫一下的是,不同的油类要选择不同的去油法,不能一听这个介绍,那一个宣传,就用上去,因为各种零件在形状上,抛光的油迹各有不同,再加上各种材质不同,同时去用弱碱或强酸的去油方法,效果各有不同。如天线杆的壳皮,主要还是去油化抛上存在的问题较多,其次才是挂具结构上的原因。因为铜件不能用高温、强碱中除油,不妨大家可以一试。
. @, C, ]. e7 @( L( q# i# p/ D4.要解决光亮酸铜中光亮剂比例失调,难控制的问题,主要是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维护管理上下一点功夫。特别对使用M.N.SP的厂家,要摸索一条针对自己产品的添加经验来,很多厂家就是根据自己的产品制定了添加的量,从而一直来比较稳定。
& W9 X2 g" @$ {, v其次,选择比较单一添加方式的光亮剂:如“330”、“991”等系列易控制,光亮度又好的光亮剂,这样能有快又好解决比例失调的病疵。
1 \+ p& `8 \" s4 w2 N/ Z4 t4 m0 L: c文章关键词: 电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2-22 16:47 , Processed in 0.1326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