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0|回复: 0

并行工程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一、概述
! C9 |5 b  C& Z5 H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是一种在设计阶段就预见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是一种在设计阶段就预见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是具备高度预见性和预防性的设计。正式基于这种预见性,现代产品设计才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与千里之外”。 使产品设计具备高度预见性和预防性的技术就称作“并行设计”或“并行工程”。1 U  v0 c* h- O( w
二、 并行工程的定义和特点4 A* [7 k" D6 Q5 ?
并行工程实质就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零部件和相关各种过程的一种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与其他人员一起共同工作,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的要求。2 ~& k" c3 G4 W6 w- U: p
200751911258.gif % Q. h" F1 C' C$ B4 ~5 _
图1 借助与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方式
0 `8 d, k- b: ~% f& P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并行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F2 ~8 h* ^, g+ S7 n5 L  m1 o- B
强调团队工作(Team work),团队精神和工作方式. `" _, P8 u) E0 h3 }! {/ U0 r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同时精通产品从设计到售后服务各个方面的知识,也不可能掌握各个方面的最新情报。因此,为了设计出便于加工、便于装配、便于维修、便于回收、更于使用的产品,就必须将产品寿命循环各个方面的专家,甚至包括潜在的用户集中起来,形成专门的工作小组,大家共同工作,随时对设计出的产品和零件从各个方面进行审查,力求使设计出的产品便于加工,便于装配,便于维修,便于运送,外观美、成本低、便于使用。在集中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后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定型之前经过多次设计修改)必然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上述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定期组织讨论,大家都畅所欲言,对设计可以“横加挑剔”,帮助设计人员得出最佳化设计。需要指出的是,团队工作方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大家成天呆在一起,这样有时会造成人力的浪费。所以,可以采取定时碰头的方式,或由设计人员单独向某方面的专家咨询。在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工作小组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工作。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向各方面专家咨询。专家们亦可通过网络随时调出设计结果进行审查和讨论。这种工作方式如图1所示。$ L; u& Q' x( T) t. Y% D. A/ c
2007519112531.gif 7 ]$ o$ T9 H4 z# h6 y
图2 传统设计过程
, m% X" u+ k! N1 p$ `" Y  I0 Z 2007519112547.gif 6 c  e" x' G; G4 A. O+ l; i) u
图3 并行设计过程
5 l. a' T0 a4 Q' ]$ r& {* C强调设计过程的并行性
2 P% s) c9 s5 \6 U1 }' }并行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专家把关同时考虑产品寿命循环的各个方面;其二是在设计阶段就可同时进行工艺(包括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和检验工艺)过程设计,并对工艺设计的结果进行计算机仿真,直至用快速原型法产生出产品的样件。这种方式与传统的设计在设计部门进行,工艺在工艺部门进行已大不相同。传统设计过程与并行设计过程,分别见图2和图3。; `$ [" S  m, R' C* N) x" g0 o
3. 强调设计过程的系统性
3 S8 B. H9 a- T+ k# `% F% ~/ L设计、制造、管理等过程不再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单元,而要将它们纳入一个整体的系统来考虑,设计过程不仅出图纸和其它设计资料,还要进行质量控制、成本核算,也要产生进度计划等。这种工作方式是对传统管理机构的一种挑战。" ^+ j7 i, l+ p
2007519112557.gif
5 I6 y/ P2 w4 h, z, u图4 并行工程组成及信息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1-17 12:55 , Processed in 0.1437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