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5|回复: 0

大截面紫铜母线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5: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铜母线的连接在电站、冶金装置中经常遇到,其连接方式有夹接法(螺柱紧固)、焊接法等。对大截面紫铜母线的焊接就国内目前的资料显示,有碳弧焊、埋弧焊及钨极氩弧焊几种。碳弧焊预热温度较高,须保证焊口母材温度750℃以上,焊缝外观成形一般,且高温产生的Cu2O蒸汽易使焊工中毒,同时易引起渗碳,塑性较差,电阻率较大。埋弧焊预热温度稍低,约500℃左右,质量较稳定,但电流、电压稍高,分别为750 A~800 A、40 V~50 V左右,且焊剂用量较大,国内尚未有焊接大截面、大长度母线的介绍。钨极氩弧焊从目前国内的规范显示,仅适用于δ<12的铜母线焊接,对δ>12的单面V形坡口的紫铜母线焊接则指导性不强。

! G0 |4 j8 s+ R! q& p0 ~0 ` : D4 d- m* Q' e! ?3 f/ }+ n3 L$ r

  在某炼锌厂两套15 000吨/年电解锌装置中,设计要求采用焊接连接法,但未明确焊接工艺及方法。在充分考虑改善焊缝质量、劳动环境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国外经验,采用了在预热条件下的水冷式钨极氩弧焊工艺,焊缝外观成型良好,内在质量保证Ⅱ级合格,基本解决了铜焊接中普遍存在的夹渣、气孔缺陷,成功地完成了该工程的安装任务。

& n8 w5 F! j ?- p ; s' R7 ?$ }$ S. k: \2 F( O

  1 紫铜的可焊性

8 S: `3 x% L$ l" n2 C4 D/ h3 ]4 s* X

  该工程所用铜为含氧铜T1,其杂质总含量0.05,其中氧为0.02,其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 T7 {) N9 ? j 7 A8 D) F# F$ Z

  表1 含氧铜T1的物理性能表

, Y' l+ f7 W+ |5 S# h 5 n$ F+ u, O; \. L" {7 c

  指标指标值指标指标值晶格类型面心立方晶格导热系数386.4W/(m•k) 熔点1083℃线胀系数16.5×10-6K-1沸点2580℃电阻率168×10-10Ω•m 密度8.96kg/cm3    

0 L+ d: d' F/ |! G1 {6 d( R& P: n l/ F i( N1 f- p' P f5 W

  紫铜的导热系数20℃时比铁大7倍,1 000℃时大11倍多,焊接时热量迅速从加热区传导出去,使母材与填充金属难以融合,因此焊接时须采用大功率热源并采取预热,施焊时才易形成熔池。

% q' P0 j9 Z3 p$ T0 O' B ) U9 { d/ x& B4 s

  T1的线胀系数比铁大15%,为避免近缝区产生袭纹,保证焊接时间隙,故组对时应保证足够的间隙;同时其收缩率比铁大1倍以上,为防止熔池由液相变为固态时,层间温度差较大形成袭纹,故施焊时应保证层间温度。

; G$ d1 c3 I- j 5 P! z/ G% \2 l# h1 Q4 g

  含氧铜焊接时极易形成气孔,其产生原因主要为氧和水汽,其中氧形成反应气孔,水汽产生扩散气孔,故须采取焊粉脱氧及缓冷等措施。

0 M6 h$ j+ L4 ~" Q" r# i$ x5 b1 g, K9 j; J

  为防止出现富铅或富铋的低熔点共晶,焊后应采取水润法快速冷切,锤击减应。

5 K8 c3 Y+ r. b' Q" P; a # H, N, c& M3 L3 t* C* K

  为保证焊缝根部成型及收弧处接头平滑、减少热量损失,施焊时应制备石墨垫板、挡板及堵块。

8 K( s4 Y# k2 H9 D! ^0 {8 v; \( S/ |" W( P' R1 A4 N' `6 Z2 @2 x7 p

  2 焊前准备

0 n' H/ C- y _ & M0 P7 J7 y8 {6 R6 M0 @' U' ~- u

  2.1 工器具的准备

# i; s: J3 i# `- [1 } & }1 V# r' K7 z7 {3 D

  1)制作焦碳加热炉。

a( b7 y0 ]2 G$ M* e, i5 q1 M0 F, M & |0 Y! i3 Q, w1 w2 G) \/ _

  2)准备石墨垫板。

; d8 W8 {! J+ e( i " e6 k$ f+ l, \& H4 K

  3)准备石墨挡板与堵块各2块。

) m" r% `) p' `6 Q/ J 4 _* I: I! I3 I

  4)绝热材料选用石棉被。

8 W8 \4 L9 T. G" A& i2 d. |8 r: K5 B' C; h% m e8 i+ N7 v

  2.2 组对及预热

; Z M5 f1 K" w 1 l* Q& c' R7 i! q6 c

  1)坡口采用刨床加工,为单面V形,坡口角度55°±5°,钝边1 mm,预热前组对间隙宜为4 mm~5 mm。

8 [$ @- y# {. H. y% V+ { 2 {% P; k% J$ N6 p( N

  2)组对前,采用磨光机处理坡口侧50 mm范围内保护层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

: @# W0 z$ F" r & A9 ~4 {. X, y

  3)预热如图1所示。

" ^7 G! @4 R+ l: E6 l% |0 I5 [- j: ^* u- u( c; `; h

  图1 预热装置

1 _: R- [: L9 E) b* ~7 K' k. k * L- E& _6 z6 M- s8 C7 F8 X8 \

  ?1-母线;2-石墨垫板;3-焦碳炉;

7 G5 S/ L3 M* F & o* f) T: h8 R7 C/ G

  ?4-鼓风机;5-石棉被;6-挡板

9 k3 y' S. v8 X 2 J* A2 Z) v8 F# \

  3 焊接工艺

9 r0 o& J. \& E" f " [# K0 A/ {) f1 m2 p r2 A6 V

  3.1 焊机及焊材的选取

- y) k A: \& h+ p& i/ s/ M " W6 v) ^1 B. ?& d) @

  1)焊机选用2台Z630焊机,并联,正极性接法,保证电流平稳,焊枪为500 A。

( S1 k+ `5 _& V& `$ B j; G- `4 b7 Z9 t$ E

  2)焊丝选用Φ6紫铜焊丝,并在焊接前用砂纸打磨,焊剂选用气剂301。

% n$ l0 ~* \) J. N; l3 c 7 r8 g4 R- _1 W+ K

  3.2 预热

3 f Q+ i; a2 f( |% T: N7 E / k5 K3 n2 [. q- j4 g

  预热采用焦碳炉持续加热至350℃~600℃后(采取远红外测温枪测试),用石棉被包裹焊缝两边400 mm宽范围后,关掉鼓风机,保证加热炉继续加热。此时,组对间隙因膨胀缩为2mm~3mm,在焊缝区均匀撒上气剂301后,可以施焊。

$ T2 k( u: ^' Q 1 E E" k& e+ W; z

  3.3 焊接工艺参数

6 M% @9 i! c' w; p/ Y0 H) x/ @/ y1 F! a k- p- A

  焊接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

$ T8 x4 q' D& O! p % n" k9 e& T; z/ O+ e' H# O

  表2 焊接工艺参数

6 n" u6 u5 ?4 N' k* I + D: A# u, s4 `1 \$ B) A$ v: z

  焊接层数电流电压钨极焊丝氩气流量打底350 A 20 VΦ6铈钨极Φ6 15~17(L/min) 填充盖面400 A 20 VΦ6铈钨极Φ6 15~17(L/min)

" w1 f( l8 M7 E5 q ( n2 Q% z; `) N w

  焊接时,采用左焊法,为减少氧化,焊接速度应快。为便于观察熔池及填加焊丝,焊枪与工件夹角宜为75℃~85℃,焊丝与焊件间夹角为10°~20°,操作时焊枪应均匀、平稳地向前作直线运动,并保持恒定的电弧长度,弧长一般控制在2mm~4mm,当填充或盖面时,焊丝应做轻微横向摆,在接头填满后,逐渐拉长电弧灭弧。

9 ]' t! J+ ~1 O- l $ v/ t1 I$ @. s+ m; b* L7 Z9 h; n

  层间焊接时,应持续保证焊缝区温度350℃~600℃左右,并不宜过长停留。

- N7 m1 F( w k& ? ' v& V* j3 H2 U' v( Q) Y

  300×16紫铜板焊接,从加热至焊接完毕,一般需40 min左右,施焊时间仅为10 min。

: h" v& M3 D1 |' P4 M% q! G, f 7 g$ g+ N( J1 K x8 R

  4 焊后处理

0 H- i$ Q7 g" J' j! o7 k ! S2 I7 t. f% N2 Q( u

  1)焊后应采取水润法快速冷切,锤击减应,防止出现低熔点共晶,增加铜母线韧性。

" ?9 G& W4 t2 m9 n3 }7 _8 T- l : D$ a5 }$ Q+ x+ v$ J* w' E5 q

  2)冷却后用钢丝刷清理熔渣,并酸洗清除焊缝热影响区氧化层。

" e7 C( z- |- f8 F( g * g+ v2 A& g) o" |, t6 k) b

  3)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

7 J0 R% L7 |4 z! s) [ D6 y" \$ X/ d8 })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4-13 23:54 , Processed in 0.1972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