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3|回复: 0

电喷发动机典型故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在排除电喷发动机的故障时,发现尽管故障现象不同,原因各异,但颇具典型性的当属氧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故障。它们不仅有故障率高的特点,而且对发动机工况的影响也较大。3 L9 M! z& D2 n, X8 l0 v9 j4 C9 ~
  1.氧传感器故障
  K/ n1 d5 o, m% D1 M  Y+ k, B5 W  氧传感器工作失常会影响电脑ECU对混合气空燃比精确的控制,带来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的下降和排气净化性的恶化。此时发动机易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抖和油耗增加等现象。通常情况下氧传感器出现故障或线路连接不良时,ECU会存储记忆并警告。5 h. }& L+ \8 Y6 i+ `! s( k
  氧传感器早期损坏的原因有:使用了含铅汽油,使铅沾附在传感器的工作面而发生铅“中毒”;发动机维修时使用了硅密封胶,加之汽油和润滑油中含有的硅化合物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硅,导致氧传感器失效;有时发动机温度过高,也易导致氧传感器的早期损坏。+ b+ s3 ]) D- V; Z0 p9 _) W
  该传感器尽管有氧化锆、二氧化钛等形式,其检测方法、数据也有差异,现介绍一种普遍适用的检测方法:将传感器的接线板拆下,使电压表的测头触及传感器端的接头。先使发动机在怠速暖机状态下,电压表的数据应大于基准值(浓混合气时氧传感器上的发生电压);再把空气流量计的调整螺钉向左转动,让混合气的浓度变稀(仍要维持怠速运转),这时电压表应低于基准值(较稀混合气状态下氧传感器的发生电压)。氧传感器损坏,通常应予更换。有些厂家规定每行驶一定里程后就应更换氧传感器,使发动机永远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 w/ B! {  @6 }  2.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故障
* N3 j% O8 T0 x" x1 m! m  该传感器为电脑ECU提供的重要信息,是ECU控制喷油量的重要依据。若传感器工作失常,将导致混合气控制的过浓或过稀,多数发动机会出现冷起动困难,怠速不良和油耗增加等现象。该传感器,ECU会存储记忆并警告。. z; `9 ^" _1 g6 X" v2 C( {" y
  该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是(以丰田2JZ-GE电喷发动机为例):拔下传感器线束插头,拆下传感器;将传感器置于水中并对水加热(传感器接线端应露出水面),同时测量在不同温度下传感器两接线端之间的电阻;将测得电阻值与标准值比较(见表)。如不符合标准,应予以更换。0 D# N& ^+ E2 G8 ]. h* [, E& y
  温度(℃)电阻(KΩ), f1 F) T: h) r" }0 W
  06
( w* w* K5 Z! a) W  202.2+ r% J: W. C- ~+ c( D9 c( B  o: S
  401.1
" U; T5 M5 o' I; E  600.6# u# N7 V, E# u0 `9 B  I  I' ?
  800.259 `0 G; q4 R' f5 _& z; K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
& v  E2 ~! ^) ?  o2 o  该传感器是将节气门位置信号传导给ECU,ECU利用该信号和其它信号一起决定发动机即时的工况。若该传感器工作失常,将会影响点火提前角以及混合气的空燃比。此时,发动机将表现为没有怠速,加速时转速不易提高甚至熄火等现象。- i' O# M  W/ F2 Z1 n6 d) K. _
  该传感器拆卸检修方法是:拔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线束插头;用万用表检查各接线柱间的导通情况。节气门在怠速位置时,中间和上部的接线柱应导通;节气门开启后,中间和上部的接线柱应断开。结果与上述不符应予以调整。
1 [4 F+ T0 L. K! @1 c  a2 j  为保证适当的点火提前角和混合气空燃比,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必须调整正确。方法是:起动发动机,用手操纵节气门,使发动机维持怠速,松开传感器上的两个固定螺钉,逆时针转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同时用万用表检测,先使中间与上部的接线柱断开,再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传感器,使中间与上部接线柱导通为止:最后固定传感器上的两个螺钉。经调整达不到要求时,应予以更换。【MechNet】( X7 G* z4 e( z0 i# q
文章关键词: 电喷发动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1 10:36 , Processed in 0.1897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