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0|回复: 0

热处理对5Cr8MoVSi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2 14: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5Cr8NoVSi钢是近年来我国应用较多的新钢种,主要用于耐冲击性工模具和薄刃刀具上。但是,目前对5Cr8MoVSi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较少,所生产的工模具常发生硬度不高和断裂失效现象。因此,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5Cr8MoVSi钢热处理工艺对硬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 k2 R5 o$ |1 Z

1、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q9 E7 \' x- \! M( C" d' X& T
实验材料成分如表1所示。试样退火、淬火、回火均在坩埚电阻炉中进行,淬火采用油介质冷却。用D/maxⅢA X射线衍射仪分析相结构和残余奥氏体量,定量金相法测量奥氏体晶粒数、碳化物体积分数及尺寸、马氏体尺寸,JXA-733电子探针分析显微组织和成分。 ' v. h! S' I8 q; Z$ c P7 L7 G' c) _4 g) P; |# Z0 N( z- J1 ?7 @ _# ~8 ]- p7 C0 l/ ?4 \8 S2 C, W' [) I5 G9 {) b2 x" d3 ~+ j1 k# F8 ~* V8 e% _
表1 工模具钢5Cr8MoVSi化学成分/%
C ( B6 }2 X u+ ?" n+ a VMn & ~% |4 m0 @9 M ASi 2 i8 i) P" t: w6 I$ v! |1 NCr 1 T3 e3 I0 P( ]7 F$ a0 I0 N Mo ' E+ ]/ e1 F* q n V " [& z( a- W8 K% iS # c j( }8 x7 g+ k. aP ( i" Q8 \' D, ]) s6 ^" E
0.55 3 z8 G; S) y3 ` 0.45 3 {* j# W; l ]8 [+ H: N2 r0.72 9 b* k) m' v3 K. } 8.13 $ a! x/ ~* e/ d- N 1.38 5 o: ~5 h% p& Y% F7 F 0.45 ' g7 ~( U( z9 |& U6 u0 o ≤0.02 + X: T+ V& [) C1 i# ^0 G ≤0.03
- c: O7 ?7 t4 ?8 i4 `3 |# D0 R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退火 + Q4 A% b1 F# W1 g
试样经840℃退火硬度为HB218,退火显微组织为球状珠光体。碳化物的平均尺寸为0.94µm,体积分数约为0.32。碳化物相以M23C6,为主,其次有M7C3和MC。
2.2淬火 : x* o6 m" E' z7 D/ b- l
淬火实验温度为880℃、900℃、930℃、950℃、1000℃、1050℃。随淬火温度升高,淬火硬度升高。1000℃淬火时,硬度为HRC60;1050℃淬火时,硬度为HRC60.3。 淬火组织为马氏体、剩余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在950℃淬火时,马氏体由针状马氏体和板条状马氏体组成,针对马氏体的比例较大,剩余碳化物呈小颗粒状或点状分布;1000℃淬火时马氏体仍然由针状马氏体和板条状马氏体组成,剩余碳化物呈点状分布,残余奥氏体夹在马氏体针或板条之间;1050℃淬火时,马氏体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只有少量的针状马氏体(<10%),残余奥氏体量增多,剩余碳化物极少,尺寸也更小。金相分析表明:随温度程式高,奥氏体晶粒度变大,马氏体针变长,剩余碳化量减少,尺寸变小,淬火试样残余奥氏体量随淬火温度升高而升高,1000℃淬火时,残余奥氏体量约10%。奥氏体晶粒尺寸随淬火温度升高而升高,淬火马氏体板条或针状尺寸也与晶粒度尺寸对应。 1 ` W1 N! z( d$ X" w5 l; T " e; D& }/ Z8 u' D% k" j- A) H: U$ w5 A' B& W, e( [5 x" ^" u7 \8 |" \ s' s( {2 O3 m4 ?" \- G2 E8 j; R& h! ?, }& ]$ p* V9 F: C8 R* U( {4 B7 K7 O% y _ M+ i0 O7 ~! g- j4 w A( s% d2 q1 Y
表2 工模具钢5Cr8MoVSi淬火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度、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和剩余碳化物的影响 1 r' y3 ?4 U0 ] 7 z3 D+ t' |0 S' h5 u4 J
淬火温度/℃ 0 C4 b8 Y; R7 x 奥氏体晶粒度/µm " r# O" a$ u- `# I 残余奥氏体量/% ! w/ ?/ a; ?4 }/ v' V2 |淬火马氏体 7 w2 _6 Q( n" x 剩余碳化物形态尺寸/µm 6 t& O/ b6 S( e体积分数 9 y# v4 P1 l; d( G尺寸/µm # R/ c% ^- _3 r/ A( A
900 : y' S' p/ ^) J- S 6.3 & H1 b. u& a: W& R1 {( Z - , @+ a7 p; w, ]4 w- ? 针状+少数板条状 " v) {& G% r. x" @* {! Z- T6 8 i& N& Q, M0 M0 G3 n0 M. C& L0.12 ( e, D9 Y" A6 M( k1.5 ' ~) L0 l8 G- M h* r3 V+ C6 ~2 G% [
930 ' H' z+ W& J$ _0 q. S 8.4 5 ~4 P4 @9 n9 Q; E - 0 R0 z3 o. t: X 6 - P* g% B) y# w/ d5 s0.10 6 y; W9 Q% g* ` 1.0
3 d2 }1 [$ {9 U+ j. x' r/ H9 H* b. U
950 ' C) |) @: a1 S% ?9 t! N: h 9.3 0 f" A% S( t2 H9 m& Q7 f5.38 ) a/ O- `* |' f - 7 q8 ?' H& b' y* @% l5 s1 Z6 . W/ e' O' v; P; }3 p/ u0.09 4 ^6 y# Z; T, q% T0.9
, ], C$ m% [. C2 z
1000 5 l" U. b {: j' Z11.3 8 \# Z' t4 Q6 B7 A10.74 - K$ {7 m& A- Y7 p1 Z* h: s 板条状+针状 $ C- D3 h+ z: H' A 11 ' [6 {5 {& j1 D }6 r1 R: B 0.08 3 w+ _/ F: h9 }9 t* G4 y8 W0.6 % }* N' w( @4 U* r0 f
1050 ( ]5 t1 g5 R% `- F8 x+ D 24.4 2 B7 W: l0 K% s: F- S, _12.28 6 [3 _! [% r( x# k6 { `0 h- O 板条状+少量针状 / r) P& ]' M0 o- x1 u1 n' a24 ; R5 p" `+ q1 V, @' j. S1 \0.04 % E- I! u% I: r3 b0.3
( J- [6 `% ~9 M) D$ n0 y
相分析表明,淬火试样以a'马氏体为主要相,其次是残余奥氏体g’,剩余碳化物为M7C3、MC,并有微量的M23C6。与退火碳化物相分析对照后可知,在1000℃淬火时,M23C6大部分溶解,而原来少量的M7C3和MC型碳化物因难于溶解,成为主要剩余碳化物。
2.3回火 2 ^) I+ A, A$ V1 S" Q1 g
回火温度小于380℃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回火硬度降低。在此区间,主要是马氏体分解过程,马氏体含碳量降低,马氏体晶体结构的正方度(c/a)下降。在480-500℃回火,有明显的二次硬化现象。485℃回火最高硬度为HRC58,比淬火硬度低2HRC左右。二次硬化主要是MC(VC)沉淀硬化的效果。 随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量减少。只通过一次回火残余奥氏体分解较少,通过三次回火残余奥氏体量可降低到6%左右。 8 K( B3 j* ~1 k* j2 N" a0 X; f( j

3、讨论

5 J1 _# O$ \9 ~# i' U
工模具钢5Cr8MoVSi碳含量为0.55%,淬火马氏体形态为板条状和针状。在较低的温度下淬火时,剩余碳化物量较多,在靠近碳化物的奥氏体区中,因碳化物溶解过程中碳的扩散呈梯度分布,因此,有局部高碳区。局部高碳区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针状马氏体,其亚结构是孪晶。在较高的温度下淬火,剩余碳化物主要是少量的VC和M7C3,溶解速度很慢,因此大部分奥氏体区域碳含量均匀化,尽管此时奥氏体平均碳含量高,但是相对于高碳奥氏体来说,其含量还是低的。所以在较高温度淬火时,板条马氏体比例增大。板条马氏体比针状马氏体韧性高,因此,该钢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淬火。但板条在300-400℃回火时,因析出的碳化物沿板条分布,会显示出回火脆性。所以,在较高的温度下淬火,获得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时,应避开回火脆性区,或者以较高温度回火(450-520℃),或者在较低温度回火(150-250℃)。如果需较低的回火硬度,则应提高回火温度(520℃以上)方能避开回火脆性区。不过此时需要严格控制回火制度,否则,回火硬度会随回火温度变动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对残余奥氏体量要求降低至最小的薄刃工模具,淬火后应进行二次回火或三次回火。 / v! ^1 ]0 I. K' D- {2 O8 `& p

4、结论

3 Y1 i- _+ Q8 G, J" Y r3 W( g9 {9 o
    3 o! S# o) I9 ^3 h7 x- X
  1. 工模具钢5Cr8MoVSi840℃退火,硬度为HB218,碳化物颗粒平均尺寸为0.94µm,碳化物体积分数为0.32,碳化物类型以M23C6为主,并有少量的MC和M7C3- G; i2 V b) m0 V- S! Q2 a
  2. 工模具钢5Cr8MoVSi合适的淬火温度为980-1050℃,最高硬度为HRC60-61。随淬火温度升高,淬火马氏体由板条状和针状马氏体组织过渡到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剩余碳化物以MC和M7C3为,M23C6型碳化物在淬火时大部分溶解。 , q: t5 L# v; x- x/ p
  3. 工模具钢5Cr8MoVSi仅通过一次回火,残余奥氏体量减少不大,因此,应进行二次或三次回火。在480-510℃回火,有二次硬化现象,回火硬度可升到HRC58-60。
# {) n7 B+ E% d4 W3 |3 w7 k" d+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3 19:05 , Processed in 0.1953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