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4|回复: 0

华中Ⅰ型数控系统对大型立车的数控改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2 00: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1 引言 9 ?8 I9 i$ ?' \8 S$ C8 L4 {+ n

5 D% Q/ }5 N3 M) g/ s2 D# |
目前,购置一台大型数控立车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只有极少数企业用数控立车对于大型回转体零件进行加工。大多数企业一般都采用普通大型立车,手工操作进行加工。手工操作一是劳动强度大,时间长,二是精度无法得到保证。 / [1 R" z9 Z+ b. S b
华中数控系统有限公司自1995年以来,先后对国内的一些企业的大型普通立车进行数控改造,改造普通立车有Ø2.3m一台,Ø2.5m二台,Ø3.4m二台,Ø6.3m一台。都采用HZCNC—1T华中数控系统。Ø6.3m的配德国AMK交流伺服电机,Ø3.4m的二台分别配SIEMENS和FANUC交流伺服电机,其余用华中交流伺服电机。改造的数控立车投入使用后,由于系统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加工功能增强,适合于较为复杂型面工件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加工精度。现以东方电机厂的一台Ø6.3m立车的数控改造为例予以介绍。 + N. a0 p7 S: C/ D+ _7 V9 m) {
该车床为双柱立式车床,由底座、工作台、传动箱、立柱、进给箱、横梁、滑座、滑枕和顶梁等组成。最大车削直径为6300mm,交流主电机功率为100kW。它有左右两个刀架,每个刀架分别由两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驱动,控制X、Z方向的快速移动及进给。 . i3 v" k+ m2 ]4 Y

2 Ø6.3m立式车床的数控改造

6 R; N: s3 V a6 o; k; k; ]2 n
    * f! V. j+ b5 P" T) u' ]
  1. 机械改造 - _, ]0 {/ u7 H. G9 e H% F" B1 L
    从机械改造尽可能简单的原则出发,根据东方电机厂加工零件的要求,Ø6.3m立车数控改造保留了原右刀架、横梁和主轴的手动加工操作功能。对其左刀架的X轴和Z轴运动采用数控。机械部分也相应地做了改动,更换了减速箱。右刀架留作常规加工之用,使以往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不致有较大变化,符合传统生产习惯。左刀架可进行数控加工,满足该厂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时,实现多品种、单件和小批量生产的要求。 5 Z; `7 n3 l( [5 t* e& _0 t
    具体方法是:去掉左刀架的原有的齿轮传动系统,安装上伺服进给驱动箱,其变速比为1:4。对于这类大型机床,由于刀架比较重,惯性大,若采用伺服电机直接与丝杆相连,伺服系统的驱动功率要求很大。虽然这样可以提高进给速度,但系统的成本将会非常高。对于大型回转体加工,进给速度一般要求比较低,因此,X、Z轴采用一定速比的机械降速传动,以降低对X、Z轴伺服电机驱动力矩的要求,从而降低改造成本。进给速度通常设定为2m/min左右。改造前后的进给传动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 B' [* X& `6 Q, R* Y9 q: e- r1 F2 C' r& z+ M; n6 j" s% r6 U; f- }; F0 U) @$ ~8 E' p0 @+ w: r4 a) ^! E& ^7 h( I5 h, I3 t1 R! O" I) G& E6 F$ t% Y: e! U4 g: s2 e, ?
    13220_fyhanv2007213142510.gif
    (a)改造前
    13220_62a1jn2007213142533.gif
    (a)改造后
    图1 进给传动系统图
    o& t9 X5 j% f5 T( w* V$ @# {9 ]
    新的传动链中,刀架滑座和刀架滑枕的进给各自独立,分别由各自的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经过一对减速齿轮,传动各自的丝杠,产生相应的位移。两传动链在机械上互不联系,当加工锥面或球面时,由数控系统发出指令,使两坐标轴按要求的规律联动,车削出所需的锥面和球面。从图1b可见,改造后的进给箱仅用一对齿轮传动,这远比原进给箱的齿轮对数少,为减少齿轮传动链的反向间隙创造了有利条件。
    . H% g6 U2 L. ]) e1 k
  2. 伺服系统选型 3 T- n p0 m* `* \
    大型立式车床X、Z轴的负载特性不同于小型机床,因此对伺服电机的力矩要求亦不同于小型机床,另外信号的传输距离也比较远。考虑到用户的需求,用华中Ⅰ型数控系统改造的大型立车时,选择以下三种伺服系统之一: " s' ?* H9 j/ Z8 F
      4 s1 G; M- s) t1 [/ L) j: l
    1. 采用德国AMK公司的65N·m交流伺服驱动和电机,其中Z轴电机带抱闸装置。该伺服系统是模块化结构,有电源模块、进给模块,模块之间由控制信号相连。数控系统的内装PLC检测各模块有无异常,按一定的顺序分别输出信号,使伺服处在就绪状态。模拟伺服模块检测电机编码器作为速度反馈,同时输出到位置控制器,作位置反馈。 % F; T0 l G2 n
    2. 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的交流伺服系统及电机,它也是模块化结构,分成电源模块、进给模块。进给模块接受系统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为-10V~+10V)控制。电机输出两路检测信号,一路为测速机的速度模拟信号,输出到进给模块,一路为编码器信号,输出到位置控制接口。 ) S$ n) z- e6 L
    3. 采用FANUC公司的直流伺服系统。此种配置主要是为了与原有的直流进给电机配套,以节省经费。
    / l7 Z7 D* s! S
    东方电机厂Ø6.3m立车的改造,采用了德国AMK公司的65N·m交流伺服驱动和电机。
    1 I* G. }5 Z& K8 L+ w) \5 `! Z
  3. 数控系统 1 Y. k) K) H. \/ R* G! ?
    对大型立车数控改造,采用HZCNC-IT数控系统。由于机床外型大,整个系统布局设计分为三部分 , F/ M( \# q" y1 f! H( e) f
      8 I3 T: S; C4 O. ]7 K' J2 B
    1. 操作站,含显示器、数控编程键盘、机床操作面板和软盘驱动器; $ g7 O+ v; S1 F' h3 F; t
    2. 电气控制柜,由主轴控制柜和伺服控制柜构成; + H. p& H/ I+ z5 D1 b5 r; }7 ^: G# \2 M
    3. 小操作盒悬挂在机床上,由摇动和点动按钮组成。
    ; l' m4 G" T- A7 k# q
    由于操作站与电气控制柜之间的距离相距约30多米,对系统的信号传输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具体如下: 6 {2 X2 B! i5 N% ?+ _/ _ R
      ~+ g8 P' B5 q' |8 u" E' O
    1. 位置控制器与系统的主控机的信号处理。位置控制器如嵌入到主控机箱中,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位置指令是一个小电流的模拟电压信号(-10V~+10V)。若长距离的传输,必然会衰减。如系统给定10V,输出到伺服系统可能只有5V。即使不考虑其它干扰因素,电机也达不到理论的转速,会引起系统跟踪误差过大而报警。如考虑其它干扰,进给轴控制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为此位置控制器与伺服单元轴的物理位置尽可能近。为此设计了一块智能位置控制卡,CPU为80C196,安装在电气柜中,它与伺服驱动系统构成对机床X、Z轴的进给控制。而智能位置环控制卡与主控机,采用串口RS-422方式,遵循一定的协议长距离进行实时通信,即主控机每8ms向智能位置环控制卡传送增量信息。 2 e/ i: h% `& a- b5 {/ T
    2. 手摇信号的处理。手摇脉冲发生器输出的信号为A、B两路、相位相差为90°的TTL的方波信号。为了长距离的传输,将A、B两路信号分别经差分发送器,变成差分信号,以便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 t2 ^% ^5 K0 A, s7 y

3 系统的PLC

& t. F% p, V+ Z
华中I型系统内装式PLC,硬件上采用输入/输出控制卡,软件使用系统提供的定时任务,系统定时采集输入接口的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后,通过输出接口将结果输出。PLC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级PLC完成机床紧急情况的处理,它的执行周期为8ms。低级PLC完成机床的顺序动作,它的执行周期可根据控制顺序的复杂程度通过系统参数设定,一般为80ms。系统内装PLC的结构如图2。
z# C: F8 c" ?- c6 b/ w1 h) L {+ R4 G5 r; I5 M/ s) O, k8 O( \* \ i/ P- k: X1 T! B' }0 [, q$ ~# e7 t# M: Q& F; y7 E- [
13220_e6hhec2007213142631.gif
图2 系统内部PLC结构图
13220_qerjzw2007213142634.gif
图3 球体轴承座零件
. c! U" Y, M; X: @

4 改造效果

, ]. S, i, w! u2 @! Y
机床改造后,可加工内外球面和各种流线型回转面等。依据伺服电机输出的转矩以及传动比的调整,切削用量可较以前得以提高。多道工序编程后可一次完成加工,测量、对刀与找正等辅助时间减到最少。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要好于机床改造前。例如加工球体轴承座零件中的?1900mm内球面(图3),该零件为球墨铸铁材料,直径2.5m,上下缸体用工艺搭子焊为一体),其直径偏差可控制在0.003mm以内,远远满足了原零件的工艺要求。其中最大偏差值出现在球面中间剖分线上,这是由于X轴反向间隙补偿值略大造成的。因该值是在无加工负荷状态下测量并补偿的,与实际加工状态比有偏差。据此对补偿值作调整后,该项精度提高30%~50%。另外,如工人手动加工需要时间三周左右。加工之后还要进行打磨处理,才可满足要求。改造后两天左右即可完成加工。 ; c$ G# x7 x' m3 V3 u8 j% F) d
数控改造完成两年来,不仅使东方电机厂完成了新型发电设备的生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节省下购买大型数控机床的大笔投资。
- Q4 Z. w& f2 |: w0 c9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2-22 17:19 , Processed in 0.16168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