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0|回复: 0

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2 00: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1引言

% F) G4 c/ f. I1 k, U- j , V! I4 q: B$ X

  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美国因开发激光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红外线实验装置需要大型金属反射镜,因而急需开发制作反射镜的超精密加工技术。以单点金刚石车刀镜面切削铝合金和无氧铜的超精密加工机床应运而生。1980年美国在世界上首次开发了三坐标控制的M-18AG非球面加工机床,它标志着亚微米级超精密加工机床技术的成熟。日本的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制开发滞后于美国20年。从1981~1982年首先开发的是多棱体反射镜加工机床,随后是磁头微细加工机床、磁盘端面车床,近来则是以非球面加工机床和短波长X线反射镜面加工机床为主。德国、荷兰以及中国台湾的超精密加工机床技术也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的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研制开发工作虽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广大精密工程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研制开发的HCM-Ⅰ超精密加工机床,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外部分超精密加工机床和HCM-Ⅰ超精密加工机床的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本文主要论述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关键部件技术。

表1 国内外典型超精密车床性能指标汇总
 
型号(生产厂家)
HCM-Ⅰ * t7 N1 u. K3 ^$ P0 c(中国哈工大)
M-18AG' ?4 {* X% f! {9 z0 }: p& m (莫尔特殊机床,美国)
Ultraprecision CNC machine $ |$ Z+ _4 H# ]) L0 l# m(东芝,日本)
Ultraprecision Lathe5 W, n. L. j/ _, m( r# u/ g (IPT,德国)
主轴
径向跳动(µm)
 
≤0.075
≤0.05(500r/min)
≤0.048
轴向跳动(µm)
 
≤0.05
≤0.05(500r/min)
 
径向刚度(N/µm)
220
 
100
 
轴向刚度(N/µm)
160
 
200
 
导轨
Z向(主轴)直线度
<0.2µm/100mm
≤0.5µm/230mm
 
0.044µm/80mm
X向(刀架)直线度
<0.2µm/100mm
≤0.5µm/410mm
 
0.044µm/80mm
X、Z向垂直度(")
≤1
1
 
 
重复定位精度(µm)
 
1(全程) * K9 Y( g9 }# J: ~& _0.5(25.4mm)
 
 
加工 2 t! j' R7 r: n7 b工件 ; o2 a% c# T5 M P% K7 V精度
形面精度(µm)
圆度:0.1
平面度:0.3
<0.1(P-V值)
0.1
表面粗糙度(µm)
Ra0.0042
0.0075(P-V值)
Ra0.002
0.002~0.005RMS
位置反馈系统分辨率(µm)
 
25
2.5
10
温控精度(℃)
≤0.004
±0.006
±0.1
 
隔振系统固有频率(Hz)
≤2
2
 
 
加工范围(mm)
320
356
650×250
 
 

/ q: Q' a" b1 ]$ D' @ . u" o0 f: Z3 m( \

, `7 p5 n8 j% Z* q8 X: p/ B 8 S) z' i5 H5 h* B9 R1 _& T! n( u! ^-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22 18:58 , Processed in 0.0868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