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5|回复: 0

结晶器钢水液面检测与控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8 1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结晶器钢水液面检测系统常用的方式有4种:射源型、涡流型、红外型、电磁型。1 p; X5 r8 B! Z# ]

; [( s9 R; P- A6 ?2 x- g7 J
1 F% u- y; }2 i6 A- A% j1、射源型。采用同位素射线源,利用闪烁晶体接收装置接收随钢水液面高度变化的射线,从而检测出液面高度。CS-137液面检测系统自1989年由国内镭目公司开发成功后,通过反复改进和应用,已推出了可快速拆装的第三代侧推式产品,安装简单,维护方便,控制稳定,检测精度达到±0.5MM,射源剂量低。铯源型是一种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方坯、圆坯、矩形坯、异形坯都可以采用,板坯连铸机为了实现自动开浇,也采用此方法。8 T9 t* ?  Y' f# f

7 H: d; _$ M: T2、涡流型。涡流传感器中的电磁信号在钢水表面产生涡电流,此涡电流在传感器线圈中产生感应信号,其大小随钢水表面到传感器的距离而变化。适用于板坯、大断面的矩形坯。将涡流传感器竖直悬架安装在结晶器铜管口的上方,并通压缩空气冷却。不需对结晶器进行改造,因其受安装条件的限制,涡流型不能在小断面连铸机上应用。
! Y& M! p+ M4 [7 l, i4 g5 x
9 E8 I" s8 }( z+ n3、红外型。适用于不加保护渣时的敞开浇注方式。易受水汽、烟雾等影响,目前,这种方式很少采用。
  c" [$ K4 v/ ?; s( O) W) J
1 ]4 a) K0 y2 z, t% F% ]2 v  l4、电磁型。传感器安装于结晶器铜板上,感应面与铜板内表面齐平,传感器发射电磁信号并接收返回的涡电流,其强度与钢水液面成正比,其基本原理与涡流型相似,只是安装方式不一样(涡流型把传感器悬挂安装在结晶器上方,而电磁型将传感器安装在结晶器铜板上)。适用于板坯及大断面矩形坯。与涡流型相比,电磁型省去了每次更换中间包时须搬移传感器的操作过程,但其价格昂贵。& [5 t& f4 G. y& Q/ y( g" T0 A, y

5 z" Q$ M# c6 E" j2 y$ n2 q2 f结晶器钢水液面自动控制有哪些作用呢?
  A* y9 e, `1 I+ R
, ]! D3 o$ @6 |4 V) M  L一是改善铸坯表面及亚表面质量,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定要求。手动浇注时,由于液面波动大,引起夹渣、卷渣;拉速变化快而引起冷却不均匀,影响了铸坯表面及亚表面质量。相比之下,液面自控系统带来的正好是液面稳定,拉速波动小,克服了手动浇注的缺点,从而提高了铸坯质量。
# ]$ N7 L2 A( Z7 R6 t1 g$ a7 ~8 N
; d# x% C2 y  v二是液面自动控制是生产品种钢、特殊钢的重要保证措施。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只有不断加快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生产出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D. n* G, U9 E% v+ m
9 Q" Y: r4 h! [, Y" y
三是提高浇钢的自动化程度。因为自动化程度高,代表了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
. K/ V$ K: O. j$ \
7 e( g+ V' x7 X( M! T四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由手动转为自动,护流工作变得简单,工人的劳动条件得到改善,原来四个人干的活,可以由二人甚至一人完成。机器替代人工操作,有效地避免了人员疲劳而引发的事故。9 m+ r; |7 o9 h
% A+ g4 u; A( V5 B( a
五是减少漏钢溢钢事故。发生漏钢、冒钢事故的原因很多,液面波动太大及浇注工操作不当是导致漏钢溢钢事故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有了液面自动控制可以使这些事故大幅减少或消失,提高连浇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12-22 01:51 , Processed in 0.1622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