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7|回复: 0

高刚性轴承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22: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一、提高轴支承刚性的途径& v2 _! @# \% W, M0 q
提高轴支承刚性的途径,原则上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c* z3 i. T( s/ O" C7 i1 F% s(1)选择高刚性的轴承;. `( E; Y6 U2 K; b$ |' ~
(2)利用轴承应用技术提高支承刚性;
) S6 m. A1 k+ V: k) G, f(3)适当调节主机结构参数,以利提高支承刚性。
+ t8 l& Z4 D5 }5 X二、从支承刚性观点选择轴承/ X/ \* I# k/ v+ M
从支承刚性的观点来选择轴承的要领是3 b+ j( K. X4 f) F/ J, T, ^+ _7 g
(1)滚子轴承的刚性比球轴承高;
) n" d( X* b0 I* T; t9 K. X(2)尺寸大的轴承,其刚性比尺寸小的轴承高,即使是直径相同,而宽度较大的轴承,其刚性比宽度较小的高;
) A% X' ~  x  u(3)滚动体粒数多韵轴承和列数多的轴承,其刚性好;, I7 e; P. W( m, a1 C2 L) t
(4)可调节游隙的轴承,有利于提高支承刚性i5 Q" W+ {1 N7 N; t1 }0 @
(5)在必要情况下,可采用不带内圈、不带外圈或不带内外圈的轴承,从而减少变形环节并增加滚动体粒数。) J, `9 O" w( Y1 J7 x$ P/ O0 {
三、提高轴支承刚性的应用技术
- E' W* D( [0 C  r& E应用技术提高轴支承刚性的作用很大,分述如下:+ \" O, @' `6 w& c
(1)对轴承相配表面的要求 轴和座孔上的轴承安装部位,其表面粗糙度愈低,形状及位置精度愈好,则得到的支承刚性也愈高。
5 D8 g- e( ]' P6 K0 m6 \对上述表面施以表面强化处理,有利提高刚性。利用粗糙度很低的高硬度塞棒,以一定的过盈在有润滑状态下多次轻缓压入并退出座孔,也有利于提高支承刚性,必要时可用卡环对轴颈进行类似处理。- \/ Z- e# r4 A2 {, X9 j; ]& q  s1 q
(2)利用轴承预紧法提高支承刚性对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可采取轴向预紧法,而对短圆柱滚子轴承等可采取径向预紧法,可以显著提高轴支承的刚性,此时或者消除了轴承游隙,或者得到了不大的负游隙。但在转速不是太高,温升幅度不大的条件下,最好还应调到不大的负游隙状态。
) d- V  P' I  b4 ~8 N在施加预紧时,宜不断测量其变形情况,注意在变形的低值阶段,变形随预紧负荷的增加是非线性的;而在高值阶段,变形随负荷的增加就是线性的了。+ O8 Z, `# Q/ c6 |
一旦变形一负荷出现线性关系,便立即停止增加预紧负荷,此时已可获得恒定的刚度。
7 }  u1 t1 [6 r1 p3 g此后,轴承的轴向刚性和径向刚性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而不依赖于外加负荷。
# T* T* R7 D$ _( ~上述变形量的测量,可利用例如将千分表头抵在轴承端面或轴的适当部位,观察其读数随预紧负荷变化的方法。! W1 h4 E$ {$ T3 ?$ B4 E; g
预紧法有其不利的方面,例如使轴承的摩擦力矩增大、温升提高、寿命缩短等,所以要全面考虑,权衡得失,选择合适的预紧量。
5 q5 T9 c3 `+ `" k" ^4 R: ~' |(3)轴承的配置 轴承的配置对轴承刚性的影响也很大,一般地说,对于向心推力型的球轴承和滚子轴承,在成对使用时宜采取外圈大端面相对(即其压力线所构成的压力锥尖向外)的配置,这样配置轴承抗颠覆力矩的能力大,在温度变化时其调得的预紧量也较少发生变化。
) k' Y6 Z( S5 a( a" _% r% Q(4)采用多轴承支承方式 在轴向位置允许的条件下,每一支点采用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轴承作为径向支承,可以提高支承刚性。例如近来在机床主轴部件中,就广泛采用以轴向预紧安装的,几套向心推力轴承作为同一支点的轴支承。+ }+ X4 j8 h" T( w3 z+ w
文章关键词: 高刚性轴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5-1-5 22:47 , Processed in 0.1418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