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5|回复: 0

[资料] 阀门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五大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23: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对于未来,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巩固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因此,保增长任务依然艰巨,调结构、转方式任务更加迫切。这就需要中国的工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今年工作主线,切实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节能减排,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结合,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 U/ }, x% a& C* e# a* c  阀门制造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近几年阀门产品的出口全面增长,主要阀门电站产品全面开花,不仅电动阀门、手阀门、建筑阀门产品这些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而且以前出口比重不大的厨电产品和卫浴产品的出口增速亦十分明显。巨大的市场和中心地位引力将进一步吸引阀门跨国公司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市场遭到世界阀门行业的蚕食。前泽阀门指出,提升我国整个阀门产业的竞争力,需要从源头上加强国内资源保障,先从国内市场做起,从基础做起,自己掌握了主动权,才能避免受制于人的局面长期持续。
3 ?: T! g7 L) H& f0 I1 l  1、调整和优化阀门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E+ w# _% [; i1 X0 t( @
  中国阀门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各种原因,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优势正在缓慢减弱。中国阀门业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既要继续充分发挥传统阀门产业的优势,又要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以推动阀门产业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中国阀门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Y8 B% ^: u1 i. c8 j% j  2、培养和引进阀门专业人才,提升智力资本因素  l( O  U6 {" ]8 R0 y. `1 T
  目前缺乏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我国阀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势必会影响我国阀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可加强对企业现有员工的短期培训,以改善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素质行业人才,提升我国阀门行业的智力资本因素。7 M9 ~! w4 o/ D/ @2 R9 {
  3、推进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
$ X1 F1 w8 B& d/ C) `& n# ]) k; g  目前,我国阀门行业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形成了在国际市场中同一水平上的过度竞争,要改变这一发展方式,就要坚持创新的理念,在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方面创新,可以积极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项目,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进而克服数量型增长,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以提升我国阀门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抗风险能力与自身的“议价”能力,进而增强阀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5 `5 }4 Q0 Z) l7 Q  4、大力发展阀门产业集群,打造阀门产业链# a6 f2 [2 b. D7 R$ U) F, |, U
  我国阀门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短时间内难以与欧美大公司竞争,这就更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利用集群所特有的专业化分工与相互协作功能,加强全行业自身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 f9 O5 @" a& I- Q  5、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为阀门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x* w: S1 s* T& F8 [. F  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一些有效政策,促使企业发展中国阀门品牌,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如建立“创新补偿机制”,通过实施税收减免优惠以补偿企业用于研发的成本投入;对产品创新企业简化审批手续、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L8 h4 a# G. a& W0 c! c6 v0 a文章关键词: 模具、阀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27 19:20 , Processed in 0.1151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