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43|回复: 0

轴承加工磨削液和超精油集中供应和集中过滤工艺(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2 13: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磨削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1.概述

  磨削时,在磨削区形成高温,使砂轮磨损,零件表面完整性恶化,零件加工精度不易控制等,因此必须把磨削液注入磨削区,降低磨削温度。磨削液不仅有润滑及冷却作用,而且有洗涤和防锈作用。

  当磨具与金属表面发生磨削时,磨具与工件间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使局部温度瞬间可高达几百度,而高速磨削时磨具与金属表面间的接触面常处于极压状态,这就要求磨削液须具备以下性能: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挤压性;2.、具有良好的清洗性和冷却性;3、.具有良好的抗蚀性和防锈性;4.、还要具有低泡和抗菌性。

  磨削液在磨削加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正确使用磨削液能提高工艺稳定性、提高工件质量、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与其它加工过程相比,磨削加工的主要特点是砂轮和工件的接触面积大,磨粒和工件表面的摩擦高,使磨削弧供液困难,从而使工件表面易于热损伤,使砂轮承受额外负荷并加剧磨损。一般认为,磨削液具有润滑、冷却、清洗、防锈等作用。

  磨削液综合技术性能质量可以分为三类:加工特性、自身质量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加工特性主要指磨削液在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润滑、清洗性能以及对工件表面完整性、工具耐用度等方面的影响;自身质量性能主要指磨削液的自身理化性能;环境适应性是指磨削液的气味、毒性、生物需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等对环境的影响。

  磨削加工是套圈机械加工的最后工序,对轴承成品的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而加工过程中冷却液对于防止工件烧伤、改善工件表面精度及粗糙度、提高工件及机床的防锈能力、延长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冷却液是各自分散供应,对其浓度、pH

  值及冷却液中的菌落数难以控制;而且单独配备的供液系统大都比较简陋,冷却液无论在什么季节,即使质未变,大量的铁屑及砂轮灰也会很快填满水箱,使冷却液在使用过程中腐臭变质,损伤设备,难以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经常更换冷却液,既降低生产效率,又给工人带来繁重的劳累,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而这些更换下来的冷却液一般都没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外,由于冷却液供液系统是设备自带的,一般都在生产车间中,冷却液的蒸发和渗漏也会对生产车间的环境造成污染,直接影响工人的健康。

  2.磨削液集中供应和过滤系统

  对于大、中型机械加工厂,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应当考虑采用集中循环系统为多台机床供应切削液,但必须各台是采用同一种切削液。几台磨床可以用联结在一起的输送系统处理磨屑,集中处理被切削液润湿的细切屑和磨屑,可以减少人力处理,改善劳动条件。

  磨削液集中供给系统可使工厂更好地维护磨削液。磨削液集中在一个大池中,通过定期抽样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定期补充原液或水,便于控制磨削液的浓度,可以减少抽样检查的次数,从而进行更多项目的检查,保证磨削液在使用期的质量。同分开设置的许多单独的多磨削液供给系统相比,由于磨削液的维护工作减少,成本也相对降低。

  集中供给系统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通过离心处理的方法可有效去除磨削液中的浮油和金属粒,同时也去掉了磨削液中一半的细菌(因为细菌很容易在磨削液的漂浮油与金属颗粒之间的界面上生长)。连续去除这些脏物,定期检验质量并根据这些检查结果,有计划地使用添加剂或加入原液,这都是使集中系统十分有效地延长切削液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这样也减少了水溶性磨削液废液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磨床技术论坛
论 坛 声 明 郑重声明:本论坛属技术交流,非盈利性论坛。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中国磨削技术论坛”立场无关。 涉及政治言论一律删除,请所有会员注意.论坛资源由会员从网上收集整理所得,版权属于原作者. 论坛所有资源是进行学习和科研测试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 本站出于学习和科研的目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 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整改,并给予相应的答复,谢谢合作!

中国磨削网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磨削技术网 ( 苏ICP备12056899号-1 )

GMT+8, 2024-6-9 13:00 , Processed in 0.1145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